为您提供:山东莱芜莱城区口镇镇康陈村殡仪馆花圈
康陈村殡仪馆花圈网-专业提供山东莱芜莱城区口镇镇康陈村花圈、殡葬花圈、殡仪花圈、葬礼花圈、丧礼花圈、祭奠花圈、吊唁花圈、丧事花圈、白事花圈、哀思花圈、公祭花圈。网上订购花圈让远在异地的亲友突破时空的阻隔去缅怀、祭奠已故亲朋好友,让他们在通往天路的旅程一路走好!山东莱芜莱城区口镇镇康陈村花圈店主要提供24小时网上订购花圈,是专业经营订花圈等各类殡葬用品的电子商务网站。在山东莱芜莱城区口镇镇康陈村花圈店订花圈,真正实现了全国零距离,千里真情瞬间传递!
康陈村殡仪馆花圈服务项目:提供网上订花送花、鲜花、蛋糕、花篮、花圈、果篮,公仔,巧克力,绿植,会议用花,展会用花,节日用花等订购,您只要通过网上下好订单,我们会安排康陈村附近连锁花店及时送出,并由总部提供售后服务。为保证客户的利益,所有的商品订购流程均在本网站统一完成,多谢!
配送范围:
订货流程:
浏览商品→点击购买→注册或直接购买→填写订单→选择支付方式--成功提交→配送店按您要求送货上门
注意事项:
1、康陈村市区可以做到最快3小时送货上门(郊区需另外加收运费),但请尽量提前24小时订货,以保证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安排送货。
2、正常配送时间为:8:30—21:00(乡镇晚上不配送),17:00以后订购的商品系统会转到第二天安排!
3、每张订单的确认、配送和收货人签收状况,送货人可在每个环节查询自己的订花状态。
4、康陈村市区免费送货上门,康陈村乡镇需加收路费(30-80元)部分乡镇及郊县仍无法送达,订购之前提跟客服联系
您现在的位置:
山东 >
莱芜 >
莱城区 >
口镇镇 >
康陈村
配送范围:
康陈村隶属莱城区口镇,位于莱城西北约17公里,口镇西南约7公里处。东与马陈村一湾相连,南与方下镇谢官庄相邻,西靠羊里镇代家庄、孟中荣两村。耕地1119亩,406户人家,1326口人。
据康氏族谱记载:“陈村康氏明永乐年间原自章邑明水镇迁来,太始祖,子固第四子望河者居莱邑为陈村。”因邻村以陈村取名,以村名村,冠以姓氏,即康陈村。立村后,亓、刁、石、苏、卢各姓陆续迁至,到1955年已达11姓之多,其中刘、谷、羊、马皆为独姓。该村村民平等相处,团结和睦。
康陈村几经历史变革,现隶属口镇管辖。
康陈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。在抗日战争时期,涌现出了康书云、康书生、康书成、康书义、康诵合、康在户、康同阶、亓庆福、康诵典、刁玉堂、万英林、卢天宝、康在正、康诵成、康在善、亓义连、康在甲等许多抗日英雄。他们有的参加八路军,有的参加地方武装,其中康书云、刁玉蔺、康在正在抗战中壮烈牺牲。康书云、康书生、康书成为同胞兄弟。康书云是因叛徒出卖于1942年在刘陈村被捕,后牺牲于日本鬼子监狱中,捕前任口镇二区区委书记。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又有7位革命烈士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。康陈村村民为了永远记住这些先烈,1966年在支部书记康在秋的带领下,在村西主街北侧立起了高4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,碑的正面朝南,上面写着“人民英雄永垂不朽”8个大字,下面记着10位烈士的名字,碑文由老中医康在让书写。这些烈士的英名将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中,每逢大年除夕,全村村民都自发来到碑前向烈士献花圈,清明节前后更有不少学生为烈士扫墓。
1947年康陈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。1952年建立起互助组;1954年开始入社,第一个初级社是亓庆税、康在秋为首组建的“胜利社”,随后又出现了“前进社”、“利民社”;1956年成立高级社,分为3个生产队;1957年高级社由三个生产队变为6个生产队;1958年加入人民公社,当时分为两个连;1959年变为大队,下分6个生产队;1960年为12个生产队,直到1981年;1983年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率先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,原生产队变为生产组,这一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,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的吃饭问题,1989年按照党的方针政策成功实现了两田制,进一步解放了村民的手脚,使康陈村出现了以农为主全面发展的经济结构,大大加快了村民的致富步伐。
康陈村的土地呈扇形分布于村庄的南西两面,雪野灌渠能浇到村里的每1亩土地。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及水库经营方式的改变,村民增强了对水的忧患意识,自筹资金挖井寻水,现如今几十眼机井遍布田间,一遇大旱2至3天就可普浇一遍,真正成为自来水、地下水都能用的双保险水浇田。夏秋两季成片的姜蒜茁壮成长,庄稼一片丰收景象,田间路平树齐,走在路上犹如走进了绿色长廊。构成这绿色走廊的每一棵参天白杨是由近70岁的康玉花老人亲手护养成长,因此她1999年被评为莱芜市唯一的全国优秀乡村护林员,事迹曾在《莱芜日报》头版报道。
建国以来,祖籍康陈村的在外工作人员有100多名,他们当中有副厅级以上干部4人、处级干部多人、科级干部多人。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几十人,这里边有大学教授、中学高级教师,还有其他战线上的高级技术人才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万国明,退休前是中学高级教师,实验中学教导处副主任。退休5年来,用他那赤诚的爱无私地爱护着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鸟,2000年莱芜日报曾报道过他的事迹,被誉为大自然的卫士。
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,这个1300多人的村庄已有40多人获得大专以上学历,其中有5人已获得硕士学位,他们正积极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,并且成为本部门、本单位的骨干。
康陈村的村民勤劳,经济意识很强,经商是他们的特长。早在六、七十年代康陈村做小买卖就远近闻名,这里的人们变着法子搞经营,当时周边各村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:“一进康陈村闻着一片香,不是油条味,就是豆腐香。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党的富民政策,使这个村被压抑多年的致富愿望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,他们在种好田的同时,放开胆子搞经营,先后出现了3次致富浪潮,即:80年代买卖兔毛,当时为了收兔毛每天有100多人奔走于黄河两岸各省,这个阶段持续了2至3年,它使康陈村村民第1次实实在在地得到了经商带来的实惠,同时也为莱芜外贸做出了贡献。90年代经营国债,是第二个浪潮,在莱城形成了康陈村国库券一条街,使该村三分之二的家庭成为万元户。进入21世纪,康陈村的人们把赚钱的目光投向国外,到外国打工挣洋钱已变成了他们的实际行动,现在东到日本,西进以色列、阿联酋,南去泰国、新加坡,北赴俄罗斯的人们已达40多人,并且正与日俱增,他们每月以400 -800美元的收入,实现着自己的致富梦。这3次浪潮使康陈村的人变富了,同时也变得更聪明了,村也变得更美了。人民的生活走向富裕,1993年率先安装了-接收站,家家户户看上了有线电视;现在有260多户安装了电话,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电话村。(本文地名介绍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)